投融资
ZipRecruiter完成1.56亿美元 B轮融资,用于加大技术投入与移动应用
2018.12.4 ZipRecruiter宣布了一项1.56亿美元的投资,由惠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和投资者IVP共同牵头,并包括其他现有投资者的参与。
B轮融资将进一步加速该公司的持续增长,以及它正在进行的对人工智能(AI)匹配技术和移动应用的投资,以积极连接更多的求职者和各种规模的企业。
自2010年推出以来,ZipRecruiter已帮助150多万家企业(从中小企业到《财富》500强企业)找到了优秀的人才,并收到了超过4.3亿份求职申请,从管理人员、卡车司机到数据科学家和自动汽车工程师。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非常熟练做出有意义的比赛,80%的雇主在ZipRecruiter发布工作得到高质量的候选人通过这个网站在第一天和大多数求职者收到通知,他们的应用程序已经被招聘经理后48小时内他们提交简历。
ZipRecruite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伊恩•西格尔(Ian Siegel)表示:“人工智能的崛起改变了雇主招聘人才和求职者找工作的方式。”ZipRecruiter是最受欢迎的职位发布解决方案,也是最受求职者欢迎的在线求职应用。这笔资金将用来加倍利用我们在市场上领先的技术优势。ZipRecruiter正在引领一个智能招聘的时代。
ZipRecruiter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了解每个雇主在寻找什么,并提供一组个性化的、精心策划的高度相关的候选人。在市场的另一边,该公司的技术根据职位头衔以外的因素将求职者与工作联系起来,这将向他们介绍更多他们可能感兴趣的行业和机会类型。
“在一个紧张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企业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效、创新的招聘解决方案,”IVP的普通合伙人埃里克•刘(Eric Liaw)表示。ZipRecruiter以一种必不可少的、不可否认的方式实现了招聘体验的现代化。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密应用使他们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平台,推动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配对——他们真的准备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市场的成功故事。该业务的增长是惊人的,我们很高兴与该公司加深合作关系,因为他们将继续改善求职者和各种规模雇主的生活。
迄今为止,ZipRecruiter总共筹集了2.19亿美元资金,其中包括2014年8月由IVP牵头的6300万美元a轮融资。该公司的员工基础从过去四年的150人增加到近1000人,目前在美国设有办事处、英国,和以色列。
以上由有道翻译支持完成,仅供参考(请注意,这是一个稍早时间的融资新闻)
A轮融资6300万美元,那个时候还是2014年:
http://www.hrtechchina.com/3235.html
原文:ZipRecruiter Raises $156 Million in Funding to Transform Hiring and Job Search
投融资
小熊U租获京东数千万元A+轮融资,实现与京东产业链深度融合
12月27日,智慧办公服务平台小熊U租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由京东集团追投。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智慧办公平台建设,完善与京东智慧办公体系对接,为客户提供更加智慧和便捷的服务体验。
小熊U租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智慧办公生态的打造,现有业务包括企业级IT设备租赁解决方案,企业IT技术服务,企业资产管理SaaS服务以及企业办公设备回收处置,实现了租赁、管理、服务、回收办公资产全产业链的覆盖。
京东拍拍二手总经理王永良认为,小熊U租是典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公司,通过以租代购的商业模式和“互联网+信用+租赁”的生态闭环实现了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已成长为智慧办公行业领先企业。小熊U租重资产、重运营与京东的自建自营的经营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在企业办公服务领域这万亿元级的蓝海市场中,双方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作为上游供应商的惠普华南区运营总监郭植坚认为,小熊U租的生态闭环是行业最好的运营模式。之前,受到押金,租赁时间的限制,整个行业的租赁体验不好,不过随着租赁企业一步步的推进,小熊U租率先推出免押金租赁、随租随还、2小时上门服务,中小企业的租赁体验一定会提升起来,5%的渗透率也会得到很大改善。
事实上,在完成对小熊U租的A轮融资后,京东和小熊U租已经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京东对小熊U租的流量导入和资源支持已经全面铺开,具体表现为:一是资源流量导入;二是产业链协同;三是资本扶持;四是平台联合开发。
A轮融资后,京东与小熊U租的战略合作逐步深入,为小熊U租带来的资源和流量导入也迅速变现,直接体现是小熊U租在京东平台的GMV直线上升,未来空间想象巨大。小熊U租创始人、CEO胡祚雄表示,小熊U租将持续强化办公资产租赁主业务的渗透力,发挥全产业链覆盖的竞争优势,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同时通过完善与京东智慧办公体系的对接,共同打造智慧办公生态。
原文来源:小熊U租获京东数千万元A+轮融资,实现与京东产业链深度融合
投融资
报销SaaS平台“汇联易”宣布完成C轮1亿元融资 ,软银中国资本领投
12月26日消息,报销SaaS平台“汇联易”宣布完成由软银中国资本领投,众麟资本等跟投的1亿元C轮融资。其创始人兼CEO张长征表示,融资资金将继续投入研发,积蓄技术实力。并且,在公司的新一轮战略布局中,汇联易决定进军以日本为首站的海外市场。
官网显示,汇联易是上海甄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一款企业商旅及费用报销管理软件。其由国内IT咨询公司“汉得信息”控股成立。汇联易于2016年获得“软银中国”、“蓝湖资本”的数千万A轮投资,2017年获得“软银中国”、“蓝湖资本”、“众麟资本” 5000万人民币的B轮投资。
“过去我们保留发票,填写报销单,提交上级领导审批,装订发票和报销单,交给公司财务审核,票据归档、存储。整个过程,没有体现任何的管理价值,无论是员工还是财务人员都觉得费时费力,采用了非常复杂的手段,付出了非常高昂的管理成本。而汇联易的诞生就是奔着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汇联易的产品理念就是希望做到:让数据像水一样流动。
作为一款工具型的产品,要做到简单,为企业内部差旅及报销业务流程,甚至是企业内部每个员工工作方式的改变。这需要冒很大的投资风险,而汉得信息在信息化服务的20年积累为汇联易重塑企业的报销业务流程助力。
原文来源:报销SaaS平台“汇联易”宣布完成C轮1亿元融资 ,软银中国资本领投
投融资
薪太软获同创伟业4000万元A轮融资,并启动30亿专项薪酬“纾困资金”
12月21日现场消息,人力资源服务商“薪太软”正式对外宣布获得A轮4000万元股权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高德资产、红椒资本等继续跟投。此外,公司还获得同创伟业合计4个亿的业务发展资金支持。据悉,本轮融资已于9月完成交割。
薪太软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为李昭君。成立之初,从薪酬结算的SaaS软件作为切入点,通过为企业代发工资、进而帮助企业垫付工资、并为员工预支工资。
企业每月发薪频繁,支付流程繁琐,且经常因为甲方结算账期未到,员工薪酬又必须按时支付时,会出现四处拆借资金来替甲方垫付工资的现象,但由于人力行业多数企业都属轻资产,传统金融结构很难给其授信。
所以,薪太软联合银行开发了薪酬结算工具,并通过薪酬支付的场景,建立发薪信用模型调研人力企业的营收规模和业务真实性,从而通过大数据实现业务确权,并打通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薪酬保理的资金,帮助该行业垫付工资。
除了日常的薪酬代发结算之外,薪太软还拓展了金融层面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精准投标等服务。同时,薪太软也能使用其系统和账户结构为金融机构做薪酬保理时,提供智慧风控的抓手和各种助贷支持。
除了宣布融资消息外,在现场薪太软还发布了几项最新动态:
1)联合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现场宣布设立合计30亿的专项薪酬“纾困资金”,为稳就业、惠民生,保障员工基本权益,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普惠金融产品。
2)目前薪太软已经升级战略,战略2.0计划要为产业链核心企业打造其“人力供应链服务平台”。公司与中国民营建筑行业企业南通三建、以及国内人力资源企业红海集团、优蓝网、肯耐克萨、劳达所在的不同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合约。计划将用工方、供人方、以及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软件公司都通过线上化的场景融入一个平台,为企业与其人力服务供应链提供线上签约、线上对账、线上结算、线上融资、线上管理的互联网化改造,成为用工单位与人力机构之间的“支付宝”和一个相对更轻的“怡亚通”。
据悉,薪太软从服务人力外包机构将拓展至建筑工程行业,为政府、开发商、建筑总包方等提供农民工薪酬结算保障平台。通过科技金融的力量,协助政府做“治欠保支”的监管,用供应链金融的资金助力建筑行业的中小微融资,并专款保障农民工发薪。
2018年,人力资源行业发展动态不少,企业侧和个人侧都因为政策和用工模式受到影响。李昭君接受亿欧采访时认为当下的环境将更有利于人力资源服务更加深化。他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1)政策倒逼。社税改革和金税三期的提出,让行业有了更多服务新业态;2)用工模式的变化。中国2018年灵活用工群体(兼职、自由工作者、合同工)大约有6600万人,这意味着薪酬来源的多样化,用人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及时支付问题。”
李昭君表示,薪太软最终将定位是成为一家“互联网人力资源银行”。“我们更愿意成为桥梁,一边帮助银行解决获客和尽调的痛点,一边帮助用工单位解决工资发放问题,让员工受益。”
相关阅读:
获同创伟业4000万元股权融资,薪太软要"让天下没有难领的薪水"
薪太软获得零加壹领投的千万级人民币投资,欲打造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薪太软」获1亿元Pre-A轮融资,要做“互联网人力资源银行”
投融资
主打知识娱乐化,“马克叔”创办的优Me课堂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作者/小筱
优米课堂视频截图
12月24日讯,今日,优Me课堂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英诺天使基金。创始人马克称,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教研,开发更多符合优Me课堂教学逻辑的产品。
主打“知识娱乐化”
优Me课堂创始人马克身上有众多标签,微博短视频大V、英语达人、网红。2016年1月,马克首次开通微博,分享了一段英文短视频,一周内便吸引了近10万粉丝。之后,马克常在自己的微薄分享与英语和留学相关的短视频,粉丝最高时突破263万人,从此,马克从一名普通的留美学生变成了“知识性网红”。
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马克希望利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创立自己的线上教育平台。2018年8月,优Me课堂上线,以英语为切入点,通过签约知识性网红,为大学生和白领提供娱乐化在线课程。马克正式从一名“知识网红”转变为在线教育“创业者”。
课程方面,优Me课堂以提升个人素质和认知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涵盖社交、生活、旅行、商务等多种场景英语教学。马克认为,当代的年轻人缺乏的不是硬实力,而是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等软技能。
优Me课堂主打“知识娱乐化”,包含电影、搞笑段子、图片等多种知识载体,每节课大约10-15分钟。课程以外,优Me课堂还提供外教录音,跟读模仿,作业批改和导师答疑等体系化服务。
马克认为,学习是个反人性的事情,通过娱乐化的形式呈现更易被接受,就像“把药洒在糖果上”。他举例道,在教授英语口语时,优Me课堂会刻意示范多种口音或者错误的发音,“错误往往让人更印象深刻”。此外,课程还会结合大学生和白领群体感兴趣的潮流事物进行知识输出。“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知识的载体,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跟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习会事半功倍。”马克说。
以签约“知识性网红”为流量入口
优Me课堂的一大特色在于以签约知识性网红作为流量入口。目前,优Me课堂已经签约了10余名粉丝百万级别的网红教师。
据介绍,在教师的筛选方面,除了粉丝量和粉丝活跃度等硬性标准外,优Me课堂需要教师有过自主探索语言学习方式的背景,并且对于潮流和新鲜事物有较好的感知。
之所以选择知识性网红作为教师,马克认为网红发端于网络,本身就是适合于做线上教育的人群。其次,自带流量的网红可以有效的降低获客成本。据介绍,优Me课堂目前的获客成本几乎为零。此外,马克表示,在利用网红教师流量变现的同时,也希望优Me课堂有能力去反哺他们,让他们有拥有更多的流量。
运营方面,优Me课堂主要通过微信社群,将有意向付费的粉丝进行分类,依据课程形式再进行精准用户储备。“把粉丝转化成有学习意愿的人,再从学习意向者变成付费用户,到二次付费用户是我们的运营目标”,马克称。
据介绍,目前优Me课堂客单价为99-199元每个系列,累计付费用户近2.5万人,课程通过微信小程序以及淘宝教育、CCTalk等平台分发。接下来,体系化课程的输出和内容面的拓展将成为发力重点。
原文链接:主打知识娱乐化,“马克叔”创办的优Me课堂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投融资
视频游戏类培训平台Gamelearn 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继续加大视频游戏类培训投入
编者注:移动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快速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学习的趣味性导致课程的完成率非常低,这个是一个大问题。
Steve O'Hear
开发视频游戏以提供企业培训的Gamelearn已获得500万美元的A 轮融资。参与新一轮融资的是前任支持者Kibo Ventures,以及Oak3Capital,All Iron Ventures,UL Invest和Inveready。
这家总部位于马德里的创业公司表示,它将利用这笔新资金来推动该公司“严肃游戏”的生产并巩固其国际影响力。它目前拥有2000个客户,遍布50个国家。这些客户包括LG,蒂森克虏伯,UPS,现代,宝洁,毕马威,Tetrapak和默克公司。
Gamelearn成立于2007年,正试图通过其内部开发的基于游戏的学习解决方案和企业游戏化来改变企业培训行业。其视频游戏和模拟器旨在“培训,沟通,通知,提高意识和参与”员工。该公司的创始人是Ibrahim Jabary,Mai Apraiz和Eduardo Monfort,他们每个人都有企业培训经验。
他们认为,初创公司的定制视频游戏和模拟器可用于满足众多企业需求,如内部沟通,数字化转型,变革管理,领导力培训,谈判,时间管理,客户服务,产品培训,项目管理或合规。
“公司培训很无聊,没有吸引力,”Gamelearn联合创始人Mai Apraiz告诉我。“只有30%的电子学习课程已经完成,这意味着全球企业浪费了4美元投入电子学习的费用。我们创造有趣且引人入胜的培训体验,使我们的客户达到93%的完成率“。
Apraiz说,这些体验是通过单一产品中的高质量内容,游戏化和模拟来实现的,她声称,这并不是其他公司所做的。“我们的游戏质量是市场上最好的。您可以通过查看竞争对手的网站来比较我们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是世界上获奖最多的游戏学习公司“。
欧洲科技公司越来越多地考虑全球化,包括泛欧洲,Gamelearn不仅在国际上销售其产品,而且还提供4种不同语言的“客户成功”支持,而初创公司的游戏则被翻译成十几种不同的语言。
在Gamelearn的商业模式中,Apraiz表示该公司出售许可证以在Gamelearn平台或其集成的其他商业学习管理系统上玩游戏。“我们出售项目和订阅,”她补充说。
以上由AI翻译完成,仅为提供参考学习。
原文标题:Gamelearn closes $5M Series A to develop video games for corporate training
投融资
Boss直聘完成7000万美元投资,GGV纪源资本领投
补充一个新闻
2018年12月21日 消息,GGV完成对BOSS直聘的E轮投资 7000万美元。
公开信息显示,BOSS直聘此前共完成4轮融资,上一次公开宣布的还是C1+C2轮次,融资额多为百万或千万美元级,股东们包括今日资本、顺为资本、策源创投等财务投资人。
投融资
女性共享办公Wing获红杉和Airbnb等7500万美元投资
据外媒报道,女性共享办公空间Wing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支持。这家初创公司宣布进行C轮融资,准备融资7500万美元。
此次融资活动由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领衔投资,在线旅游房屋租赁服务Airbnb和风投公司Upfront Ventures以及现有投资者NEA和共享办公鼻祖WeWork参与投资。
Wing公司总部设在纽约,由奥黛丽-格尔曼(Audrey Gelman)和劳伦-卡桑(Lauren Kassan)于2015年创立。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创始人已经融资了1.175亿美元,其中包括在2017年11月在B轮融资活动中由WeWork公司领衔投资的3200万美元。WeWork是共享办公巨头,据说有兴趣收购Wing公司。
Wing公司的一位发言人拒绝透露其估值。
Wing公司在纽约、华盛顿特区和旧金山共有6000名会员。就在两个月前,该公司在旧金山首次推出它的业务。该公司计划于2019年在西好莱坞、芝加哥、波士顿、伦敦、多伦多和巴黎继续拓展业务。Wing公司对其会员收取的会费是215美元,共享办公空间完全针对女性进行设计,里面配有会议室、咖啡厅、图书馆、哺乳间、美容室、淋浴间等等。
Wing公司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女性,其空间是由女性建筑师设计的。毫不奇怪的是,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的投资者也大多是女性。
作为C轮资金的一部分,红杉资本的合伙人杰斯-李 (Jess Lee)和Upfront公司的合伙人卡拉-诺特曼(Kara Nortman)已经加入了该公司的董事会。李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笔资金将帮助该Wing公司将其女性实体社区带入数字领域。
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推出了一个移动应用程序,让其会员之间保持联系,并响应Wing公司开展的各种活动。
“这笔投资将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推进Wing公司的使命,将其发展到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新高度。”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格尔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我们公司的使命是通过社区提高女性地位,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如此强大的女性社区合作。这些女性引领着她们所在的科技、好莱坞影视、政策和体育领域。这一轮融资活动证明,女性也可以坐在桌子的两边进行谈判。”
参与投资的还有女演员克里-华盛顿(Kerry Washington)、制片人凯蒂-麦格拉斯(Katie McGrath)、前白宫高级顾问瓦莱丽-贾勒特(Valerie Jarrett),以及TIME’S UP Legal Defense公益基金的两名联合创始人罗比-卡普兰(Robbie Kaplan)和希拉里-罗森(Hilary Rosen)。美国国家女足队员亚历克斯-摩根(Alex Morgan)、梅根-拉皮诺(Megan Rapinoe)、梅根-克林根伯格(Meghan Klingenberg)和贝基-索布伦(Becky Sauerbrunn)也参与了投资。
就Airbnb而言,它以前没有投资过Wing公司,也不是初创公司的积极投资者。目前还不清楚Airbnb和Wing公司之间可能会酝酿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一份声明中,Airbnb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表示,他“难以置信地受到了Wing公司的启发”,而且“很高兴能支持他们”。
周二有媒体报道称,Airbnb正在进行一项谈判,准备领衔投资7500万美元给一家名为Lyric的初创公司。Lyric公司的业务是将公寓楼改造为适合旅行者居住的酒店。这一点,再加上其对Wing公司的投资,可能意味着Airbnb正在涉足初创企业投资业务。
原文来源:女性共享办公Wing获红杉和Airbnb等7500万美元投资
投融资
发薪预付平台Earnin筹集1.25亿美元,帮助员工击败“刚性工资”系统,获得即时收益
Earnin是一家旨在帮助员工击败“刚性工资”系统并即时获得收益的创业公司,现已从投资者Andreessen Horowitz及其最近宣布的文化领导基金筹集到的1.25亿美元C轮融资,以及来自Spark Capital,Matrix Partners,DST Global,March Capital Partners,Coatue Management和Ribbit Capital的投资基金。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am Palaniappan表示,Earnin于去年10月成立名为Activehours,意为“更好地实现了我们的目标”。在Earnin 筹集了由Andreessen Horowitz领导的39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后一个月,名称发生了变化。
Earnin是众多创业公司之一,旨在帮助员工获得即时收入,而无需等待数天或数周才能获得下一次薪水。 报告显示 ,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工人在薪水日领薪,这意味着数百万人没有预备金来支付意外开支。
传统的发薪日贷款费用可能是天文数字,因为贷款人会把钱花在那些面临紧急开支或难以支付基本生活费用的人身上。这就是为什么对该行业施加更大限制的立法正在酝酿之中,但这也是为什么寻求弥合人们的工资与账单之间差距的科技公司数量有所上升。
几个月前,一款名为Even的预算应用程序筹集了4000万美元,向你展示你在任何给定时间可以安全支出的金额,它还提供了一项“Instapay”服务,允许员工在拿到工资之前拿到收入。一家名为PayActiv的公司最近为一个类似的项目筹集了2000万美元。
看起来,有一种共同的推动力,将掠夺性的发薪日贷款人挤出市场。
Earnin如何操作
上图:Earnin app
要访问Earnin的服务,用户必须首先连接他们的银行账户并输入他们的就业信息——该公司与许多工资供应商有协议,以帮助管理支付。然后,工人们可以决定在给定的时间他们想要多少工资——例如,在他们每天下班后。当发薪日到来时,Earnin会自动从用户的银行账户中提取预付款。
这是有限制的。大多数用户每个工资期最多可以提款100美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员工建立了足够的信任,提款金额可能会升至500美元。
Earnin还必须核实员工是否按时完成了预定的工作时间。它的验证系统要求计时承包商提交工时表的照片,而受薪员工可以激活GPS定位跟踪系统,这样Earnin就可以看到他们在特定时间段内的位置。
费用
该公司将自己称为“100%社区支持”,它只能从用户选择提供的小费中赚钱。事实上,对于一家已经筹集了近2亿美元私人资金的创业公司而言,这听起来并不像是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但就目前而言,这正是它赚钱的方式。该行还在计划新增1.25亿美元,在美国发展其团队和业务。
“我们将继续关注不公平,”Palaniappan说。“我们的工作不会随着薪酬周期而结束。我们将扩大我们的团队,发展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将继续提高人们对许多美国人面临的财务挑战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Earnin还推出了“向前付费”功能,邀请员工留下更大的小费,当他们能够负担得起时,以帮助那些付不起小费的人。此系统也被用于支持公益事业,例如,该公司表示,Earnin“社区”在最近的飓风季节通过支付燃料成本帮助疏散区的其他成员。
Earnin已经获得了显着的吸引力,声称拥有大约5万名美国雇主的员工,包括Apple和星巴克。
“一家公司在解决财务挑战的同时解决社会变革的情况很少见,但Earnin的倡导和坚定不移的重新定义银行系统的动力正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原因,”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Alex Rampel补充道。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Earnin raises $125 million for payday advance platform without fees
投融资
Workplace和Slack竞争对手Crew筹集3500万美元,针对轮班工人开发的企业聊天软件
在以前,当轮班工人无法在工作场所面对面交流时,他们往往会使用软木公告板。但是,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消息应用才是媒介。今天,一家正在以独特的方式抓住这个机会的初创公司进行了一轮融资,并寻求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
Crew是一款聊天应用,专门针对雇用轮班工人的企业。该公司在C轮融资中获得了3500万美元的投资,投资者包括DAG Ventures、Tenaya Capital和以前的支持者Greylock Partners、红杉资本、Harrison Metal Capital和Aspect Ventures。此外,该公司还宣布推出一个名为“Crew Enterprise”的新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这些工人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就在不久前,该公司的服务被2.5万个组织所采用,其中许多是以食品行业为重点的多商店零售商,比如Domino’s Pizza和汉堡王等。这些用户每周一共会发送大约2500万条消息或回复,平均每个用户每天发送六次,超过55%的用户会每天登录。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消息传递应用程序,但其中大部分针对的是所谓的知识工作者,他们可能一整天都在使用大量应用程序,经常坐在办公桌旁,并利用计算机、手机和平板传递信息。Crew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为它针对的是就业市场中的大量流动工人及其优先事项。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nny Leffel告诉我,这些优先事项主要围绕一些与其他就业部门不同的具体事项。第一是获得最新的工作班次安排,特别是当他们不工作时; 另第二是能够在需要时交换这些班次; 第三,主要针对管理层,即使在他们不参加工作人员会议的工作时,也要确保一切都能传达给员工。
“很多工作场所都有规则,你不能打电话来检查时间表,因为这会导致员工离开工作现场。一位酒店经理告诉我们,他不能与那里的每个人举行员工会议,因为他经营一个24/7的工作场所。还有来自通用汽车公司的客户告诉我们,整个商店只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所以当公告发布时,他们必须打印出来并将其交给每个人。当你与他们交谈时,问题就会复杂化。”
Crew绝不是唯一的旨在为轮班工作者提供专门的内部消息服务产品。Workplace和Facebook也都有企业通信服务,他们也将自己定位为“每个工人”的通讯平台,并且抓住了一大批客户,如沃尔玛(全球220万名员工)和星巴克(254,000名)来实现这一愿景。
然而,Leffel描绘了这种情况的一种截然不同的画面。“星巴克正在使用Workplace,但它只适用于管理人员。”他表示:“我们有近1000家星巴克门店使用Crew。我们知道我们在那里有很大的影响力,当Facebook赢得它们时,我们很担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业务还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Crew的新项目旨在让公司迈向下一步。如今,Leffel表示,很多客户都是按位置购买服务。Crew Enterprise的想法是,大型组织将能够在所有这些位置提供更加统一的体验(更不用说为功能付出更多)。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该服务发送有关促销的详细信息,他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整个平台的对话,并从直接与客户交互的人那里获得更多反馈。同时,管理员也可以更好地管理合规性。
如果其中一些听起来很熟悉,那不仅仅是因为Workplace是唯一一个同样针对相同用户的人。Dynamic Signal和Zinc(前身为Cotap)是另外两家创业公司,它们也试图为不仅仅是白领知识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基于消息传递的通信。Crew将为此工作做好准备,但与此同时,很多对手也正在加入其中。
“我们看到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从'绝对不要在工作中使用你的手机'到'当顾客在场时不要使用它',”Leffel谈到这个机会。“有些人已经开始改变规则,允许工人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价格检查。我们正在解决这个不断发展的工作流程。”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 Crew, a Workplace and Slack messaging rival for shift workers, raises $35M, adds enterprise version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